> 文章列表 > “月明还见影参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月明还见影参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月明还见影参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月明还见影参差”出自宋代释绍嵩的《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》。

“月明还见影参差”全诗

《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》

宋代 释绍嵩

竹与梅花相并枝,月明还见影参差。

捻梅细比新诗看,酷似梅花太瘦时。

《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》释绍嵩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次韵吴伯庸竹间梅花十绝》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
竹与梅花相并枝,月明还见影参差。

捻梅细比新诗看,酷似梅花太瘦时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竹和梅花为主题,描绘了竹枝与梅花共同生长的景象。在明亮的月光下,可以看到竹影和梅花的影子交错交融。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捻取梅花,将其与新鲜的诗篇相比较,仿佛梅花在极度消瘦的时候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竹和梅花的赞美,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生命之美的感悟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题,通过对竹和梅花的描绘,展示了自然界中的美妙景色。竹与梅花交织在一起,象征着文人墨客与自然的融合,突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之美的感悟。月光下影影绰绰的竹影和梅花的影子,给人一种朦胧、飘渺的感觉,增添了诗意的神秘和浪漫氛围。

诗中的\"捻梅\"一词,既有实际的行为,也有象征的意义。诗人用捻梅的动作来比喻自己创作诗词的过程,将细腻的描写与新鲜的诗篇相比较,表达了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自我反思。同时,诗人还通过\"酷似梅花太瘦时\"的形象描述,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完美的向往。

整首诗言简意赅,意境清新,通过对竹和梅花的描写,展示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交融,以及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生命之美的感悟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欣赏的空间,展示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。